分享缩略图

星汉灿烂开播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首页> 新闻中心>

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为强国建设献力量星汉灿烂开播新时代好少年 为强国建设献力量——多地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活动扫描

2024-06-03 06:50:44

来源:新华网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字体:

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 在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,围绕“红领巾爱祖国”主题,各地创新形式、深挖内涵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,展现着朝气蓬勃的少年风貌,凝聚着努力奋进的成长力量。

小活动,大道理

从冰雕雪景到高端农田,从智慧建筑到清洁能源……5月30日,哈尔滨首届科技创想节拉开帷幕。由少先队员、少先队辅导员和学生家长组建的7个创意团队,采用拼接、搭建、3D打印、手工制作等方式,打造着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未来城市模型。

“这次活动就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,增加了我对‘尔滨’的了解,也对未来城市有了更多想象,我爱我的家乡,要努力把家乡建设好。”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四年级学生靳舒涵说。

5月30日,哈尔滨市少先队员展示自己创作的未来城市模型。(受访者供图)

寻先辈足迹,传薪火精神。

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……”嘹亮的《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》在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响起,5月31日,来自长春市朝阳区白山小学校的33名少先队预备队员在此进行入队仪式。

新入队的少先队员们聆听李四光、林枫等64位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,感受先辈的奉献精神。通过参观,一颗爱国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。

“加入少先队,既是荣誉,也是成长。我们会好好学习,好好锻炼,时刻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。”白山小学学生郭涵宇说。

5月31日,白山小学学生在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向先辈塑像敬队礼。新华社记者 唐成卓 摄

小科普,大智慧

随着一声哨音,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濂江中学的操场上,一辆辆由学生制作的“动力小车”迅速起跑,吸引了不少师生围观。“没想到动力原理可以让实验变得这么有趣”“和我之前看的资料一样”……学生们七嘴八舌,激动不已。

“学生们脑洞大开,有的利用电动机带动小车,有的则借助气球向后喷气获得动力。这不仅是一场科普活动,还迸发出了更多想象力和创造力。”安远县濂江中学物理教师王洪亮说。

5月31日,哈尔滨市学生在黑龙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观摩。(受访者供图)

在长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,来自长春市第三十中学的40多名中学生“零距离”体验消防员的生活,“沉浸式”学习消防知识。在烟雾中穿越逃生通道,体验高空绳索缓降,学习使用水枪灭火……基地讲解员黄天欣说:“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,并且懂得背后的原理。”

“当下是一个知识爆炸、信息迭代的时代,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,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尤为重要。”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书记周成刚说,希望通过“小科普”引导广大青少年用科学的眼光观察,用睿智的大脑思考,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敢于创新,勇于实践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T147次“红领巾号”列车上,列车长熊玲辉向少先队员们讲述红色故事。(受访者供图)

小课堂,大情怀

5月31日,一场以“百米长卷绘祖国”为主题的书画课堂,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展开。百米长的画卷上,既有日月星辰、腾空巨龙,也有诗词歌赋、山水美景。诸多美好集于一卷,寄托着同学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。

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不少地方将课堂搬出校园,搬进文博机构。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,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6月1日游客如织。来自朝阳中学的多名学生手持话筒,自如地展现“小讲解员”的风采。

“孩子以前胆小,现在面对游客的提问能从容对答,改变很大。”学生罗怡梵的家长说,这样的社会实践寓教于乐,既有意思又有意义,让孩子深入学习红色历史的同时,也锻炼了表达能力、沟通能力,可谓“一举多得”。

新华社记者杨思琪、黄浩然、唐成卓

【责任编辑:刘维佳】
返回顶部